close
旺報【記者楊芙宜/整理】
評論解讀如何結合傳統儒家思想與現代公民觀念,何種國學典籍應放入教材,一直是兩岸中小學教育的論辯焦點。學者王學泰認為公民意識有別專制皇權下的子民或臣民,「誦讀」經典並不一定符合兒童教育規律。
最近,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,嚴禁該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向學生「不加選擇地」全文推薦《弟子規》、《三字經》、《神童詩》等,擔心「帶有糟粕性的內容」會「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,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」。隨之,湖北部分學校專門刪節了《三字經》等經典文本,重編後再讓學生學習。於是,刪還是不刪,便成了問題。
讀蒙學 蔚然成風
這個問題源於2007年啟動的「中華經典誦讀活動」,於是,中小學生誦讀蒙學小書蔚然成風。我對這場「讀經」熱,當時就有不同意見,曾指出儒家經典是宗法社會和小農經濟條件下的產物;儒家學說雖然有它超越的一面,但就總體來說是宗法制度在意識形態層面的表現,是皇權專制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。而傳統經典特別是用來教育當時少年兒童的蒙學書籍,更充斥著這種意識形態,讓剛剛接觸文化、有待於啟蒙的兒童誦讀這些,害多益少。
為什麼說「害多」?因為這些典籍有個共同的缺點,就是強調「君父」對他統治下的子民、臣民的絕對權力。如果說,原始儒學中孔孟還主張處於上位與下位的不同人群的相對關係,如「君使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」、「君視臣如草芥,臣視君如寇仇」、「父慈子孝」等,不贊成單方面的權利或義務。可到了宋代和宋代以後,皇權專制日益加強,產生於宋代的程朱理學在「存天理,滅人欲」的口號下,限制甚至要消除出於人性的正當欲求。這樣,孔孟所倡導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關係的相對性主張,也被消減了。
朱元璋建立明朝後,把程朱理學立為官方意識形態,君權越來越強,涵蓋了一切。在這種情勢下,強調統治者絕對權力的,所謂「君要臣死,臣若不死為不忠;父要子亡,子若不亡為不孝」就出現了。這在通俗文化和蒙學中表現得特別強烈,上面所引就是出在明中葉成書的《大唐秦王詞話》。
弟子規 強調服從
《弟子規》是清初李毓秀寫的,這本小書就是講怎麼做弟子(兒子、兄弟,總之是在宗法網絡中處在下位的人)的。在父子關係上,作者不講是非,片面強調服從。《三字經》中的「三綱者,君臣義,父子親,夫婦順」也是這一套。少年兒童初接受教育時彷彿白紙,難道孩子一接觸文化,我們就要給他們的心靈籠罩上皇權專制的陰影?讓他們從小立志只知絕對服從、沒有絲毫個人意志與權利的子民、臣民?
中國皇權專制的社會基礎是宗法社會,因此不管統治如何嚴酷,總有溫情脈脈的一面。匍匐在絕對專制下的奴隸,往往稱臣民甚至子民。皇帝以大家長自居,把這種統治裝飾得有點兒「人情味」。
什麼叫公民?記得1954年我上初中,那時的政治課就是「憲法課」,而「憲法課」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「公民」。合格公民是能「自覺地盡到義務,享受權利」。這句話隔50餘年,我仍舊沒有忘。這種意識與蒙學中教給孩子的東西大相逕庭。
讀經文化 害多益少
學習傳統文化為什麼非得要「讀經」或背誦這些呢?如果希望趁著兒童記憶力好時,讓他們背誦點兒東西,以瞭解傳統文化,對兒童無害有益的傳統文化讀物車載斗量,如唐詩宋詞元曲、兩漢唐宋文章,甚至《詩經》中也有不少短小通俗有趣的詩章。
甚至有些枯燥、孩子不懂、不能理解的東西,如《易經》的「六十四卦歌」,小時候背了,長大理解起來就很容易。古人「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」的說法是有道理的。但關鍵是孩子們願意,如果不考慮個人意志,填鴨式硬灌也不好。讀書應該是有樂趣的事。統一要求「誦讀」,並不一定符合兒童教育規律。(摘自2011-1-9《新京報》,作者王學泰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退休研究員)
文章來源: 旺報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