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中國時報【吳敏菁/彰化報導】
國家古蹟鹿港龍山寺歷經七年修復,前年落成,但彩繪爭議性高,暫且懸置,有人認為就該維持這樣的古意,但有人擔心木料沒得到保護;文化局昨天召開說明會,決定彩繪分兩階段進行,第一階段先從山門、迴廊和廂房等單彩、較無涉彩繪保存部分先著手。
鹿港龍山寺目前所見到的彩繪,多為民國四十七年到五十三年之間、彩繪大師郭新林的手筆;單色彩部分則為七十五年整修時所髹飾,為了保存木作彩繪四年前即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調查、研究,以利後續修復,經文建會審查後,前年正式審查通過。
文化局為後續彩繪工作,昨天在地方辦理說明會,地方意見踴躍,除了關心木料是否得到保護,更擔憂當今的技術水平,重新彩繪後,僅存一點古意是否將蕩然無存?
文史工作者鄭武郎就認為,上漆的最重要目的是保護木材、減少受潮,這些原則要放在最前頭,不能讓現代工法凌駕,失掉古蹟保存的精神。
文史工作者、也是彩繪老師李奕興指出,這場說明會他沒出席,因前提要先進行龍山寺意象調查,看大家是否認同當今「古意盎然」樣子,不是急著就要上漆了,說明會不該是都已決定要上工,才在地方召開一下。
文章來源: 中時
全站熱搜